運算思維是什麼?跟程式設計的差別?一次看懂!
September 04, 2025 16:58

運算思維,學程式,學的不是語法,而是一種「拆解問題」的超能力。了解孩子在課程中真正學到的核心思維是什麼。
程式設計的迷思:它不只是寫程式碼
當我們說「學程式」時,許多家長腦海中浮現的畫面,或許是孩子坐在電腦前,敲打著一堆看不懂的英文字母、符號,像個小駭客一樣。這是對程式設計最大的誤解。
程式設計,確實包含了學習特定的語法和規則,就像學英文要背單字、學數學要記公式一樣。然而,程式設計的精髓,從來都不在於「背」,而在於「用」。
真正的程式設計師,不僅是會寫程式碼的人,更是能「解決問題」的人。他們面對一個複雜的任務時,不會感到無所適從,而是能夠有條不紊地將其拆解成一個個可執行的步驟。而這種「拆解問題」的能力,正是我們所說的「運算思維」。
運算思維的四大核心能力
運算思維(Computational Thinking)並非只適用於電腦科學,它是一種放諸四海皆準的解決問題方法,可以應用在任何領域,從寫一篇作文到準備一場旅行。它包含了四大核心能力:
1. 問題拆解(Decomposition)
當面對一個龐大且複雜的問題時,我們需要將其分解為數個更小、更易於管理和解決的子問題。
舉例: 想像孩子要整理自己的房間,這個大問題可以被拆解成:
- 把書桌上的書收好。
- 把地上的玩具分類放進箱子裡。
- 擦拭櫃子的灰塵。
- 將髒衣服放進洗衣籃。
2. 模式識別(Pattern Recognition)
在分解後的子問題中,我們需要找出重複出現的模式和規律。這能幫助我們簡化問題,並重複利用解決方案。
舉例: 孩子發現,無論是整理書本、玩具,還是衣物,都需要先「分類」,然後「放回指定位置」。這就是一個可以被重複利用的「模式」。當他們遇到新的整理任務時,就可以套用這個模式來解決。
3. 抽象化(Abstraction)
這是一種將複雜資訊「簡化」的能力。我們需要專注於問題的關鍵特徵,忽略不重要的細節,從而創造出通用的模型。
舉例: 在整理書桌時,孩子不需要去思考每一本書的內容,只需要將它們都視為「可以被收進書櫃」的「書」。抽象化幫助我們將注意力放在最重要的資訊上。
4. 演算法設計(Algorithm Design)
這是一種「逐步解決問題」的能力。我們需要設計一系列清晰、有邏輯的步驟,來解決分解後的問題。
舉例: 要讓房間變得整潔,我們可以設計一個演算法:
- 「如果」房間很亂,
- 「那麼」從「分類」開始。
- 「如果」玩具很多,
- 「那麼」先整理玩具。
- 「然後」再整理書本。
這四個步驟,就像一套解決問題的「SOP」,可以套用在生活中的任何事上。當孩子學會了這套思維,他們在面對任何困難時,都能展現出強大的解決能力。
運算思維的價值,遠超程式設計
運算思維的重要性,遠遠超過了單純的程式設計。它是一種「學會如何學習」的能力。
- 在學業上: 孩子可以運用運算思維來分解複雜的數學題、規劃寫作大綱、甚至整理歷史事件的時間軸。
- 在生活上: 他們可以用運算思維來規劃一場生日派對、設計一份完美的家事分工表、甚至思考如何存下零用錢來買一個夢想中的玩具。
這就是橘子蘋果程式學苑在程式教育中,真正想帶給孩子的東西。我們的課程,例如 Roblox AI 遊戲設計班,不僅教導他們程式語言,我們是在教他們如何「像一個電腦科學家一樣思考」,著重於培養他們的運算思維,讓他們學會如何清晰思考、邏輯推理,並系統地解決問題。,教他們如何面對一個未知的、複雜的世界,然後有條理地去解決它。
學程式,並非為了讓每個孩子都成為程式設計師,而是為了讓他們擁有一種應對未來挑戰的「超能力」——運算思維。它教會孩子如何清晰思考、如何邏輯推理、如何系統地解決問題。當孩子學會了這套思維,無論未來他們選擇什麼樣的道路,都能夠走得更穩、更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