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選文章

「不要讓孩子習慣做簡單的事」-2023 SEMICON TAIWAN 半導體人才職涯培育白皮書講座-重點整理與分享

September 12, 2023 17:00


你的孩子跟對了嗎?

AI的應用在未來將是不可逆的趨勢,而台灣半導體在全球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。隨著5G、人工智慧 (AI)、AR/VR元宇宙、電動車等新興科技應用相關人才需求將蓬勃發展,爸媽們為家中的孩子做好準備了嗎?

104人力銀行在2023年針對半導體產業鏈整理了一份關鍵主要職務,分別為上游「IC設計、軟體設計工程師」,中游「半導體、韌體設計工程師」,下游「作業/包裝員、軟/韌體設計工程師」,前五大產業中又以「半導體、電腦、消費性電子製造業」薪資增幅最高。

 

「不要讓孩子習慣做簡單的事」

這是台積電人才開發暨招募處的莊處長在講座中不斷強調的概念,身為家長的你們是否也很有感觸?因為我們總是捨不得孩子去做困難的事,孩子長大後也習慣只會做簡單的任務,導致競爭力低落而無法勝任高階職位。根據莊處長提供的最新資訊,目前半導體產業的需求供應比例約為1:2.3,也就是一位想進入半導體產業的人將有2.3個工作機會,「要如何教育孩子,培養出傑出的高端人才,以填補半導體產業的缺才問題」是半導體產業所面臨到的重大課題。

AI在未來將會取代許多工作,相對也會創造許多新的就業機會。104人力銀行分享,未來高薪工作不外乎都跟半導體及資訊AI相關。不僅如此,在AI預期前景樂觀、高速運算 (HPC)、先進製程晶圓代工、CoWos、IP矽智財等商機挹注,及2024年電子終端產品買氣復甦下,專家學者指出,2024年全球半導體營運可望走出陰霾。

 

「如何讓孩子在未來不用面臨低薪危機?」答案是「跟就對了!」

半導體及AI和新興產業的興起造就了許多工作機會,為培育人才以因應需求,台積電針對各階段不同年級的學生設立了不同的實習機會及課程:

1、高中-設立台積半導體雲端學院,提供學生自主學習的資源及未來職涯選擇的參考;

2、科大/大學/碩士-提供半導體學程,若學程規定科目平均學業成績達80分(含)以上,並獲取者,台積電將提供優於非學程學生之差異薪資;

3、暑期實習計畫-提供學生優質豐富的實習體驗,強化學生認同感提升加入產業意願;

4、博士獎學金-鼓勵優秀學生投入半導體相關領域攻讀博士學位,以帶動台灣整體半導體產業之關鍵人才質量及研發能量,持續推動先進技術的發展;

台積電也鼓勵高中職的學生,若還未找到求職方向也能先就業,台積電也提供作業員相關工作,若表現良好也有擔任組長的機會,未來公司也將提供繼續升學等相關資源及補助,對於高中職學生來說也不失為一個好選擇。

 

30年來念博士班最好的機會就是現在

 半導體產業持續發展,目前面臨缺人才的課題,尤其是博士高等研發人才。清華大學半導體學院副院長賴志煌表示,2008年的時候,清華材料系可以提供一年50個材料博士給業界,2023年台清交成台灣4個學校的材料研究所博士畢業生一年不到50位,單台積電一年需要的博士就超過該數字,因此可以很清楚的了解人才不足的產業隱憂,換言之,現在也是30年來念博士班最好的機會,因為競爭也最少。研發的經驗傳承關鍵在於人,有人才能將經驗持續傳承下去。 

 

吸引Z世代目光進入半導體為產業新課題

現在Z世代年輕人所嚮往的工作,不再只是將薪資放在第一順位,而是更希望追求工作及生活的平衡與可從中獲得的價值。

台大教授楊光磊分享,現在的學生成長過程是活在網路跟手機的年代,跟過去Y或X世代很不同,但半導體產業還是用舊的模式運作:要員工努力及勤能補拙,甚至是奴性文化倡議加班。他花很多時間瞭解新世代年輕人想什麼,研究如何驅動年輕人投入半導體,關鍵是幫他們找到「動機」。

 

「你的孩子跟對了嗎?」

在未來科技世界,我們每一位家長都應該深思:「你的孩子跟對了嗎?」這不僅關係到他們的職業前景,更關係到他們未來生活品質和影響力。台灣半導體產業的關鍵地位是不可否認的,而新興科技應用的崛起也將為未來帶來更多機會和挑戰。作為家長,我們的責任是為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和培養他們的多元技能。不要害怕讓他們迎接挑戰,因為在挑戰中他們才能夠茁壯成長。半導體產業的發展、AI的應用、以及其他新興科技的興起,都將為有準備的孩子提供優越的前景。

未來的高薪工作不僅與半導體和AI相關,還需要具備創新思維、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國際競爭力。讓我們一起為孩子們打造一個更堅實的基礎,讓他們在未來科技世界中發揮所長,追求他們的夢想,並為世界帶來更多的改變和進步。讓我們與孩子們並肩前行,共同塑造一個更美好的未來。

 

參考資料來源:

  1. 2023 SEMICON TAIWAN- 半導體人才職涯培育白皮書講座,講者:台積電人才開發暨招募處的莊處長
  2. 經濟日報-台積電對台灣教育的貢獻是負數 半導體大佬人才論交鋒(https://udn.com/news/story/7240/7429248)